2019年,無人駕駛出租車的每公里運營成本還高達23元,2023年已迅速降到4.5元,2026年有望降到2.1元,和傳統(tǒng)出租車成本持平,形成黃金交叉點,并迎來市場大爆發(fā),2030年,國內市場規(guī)模有望達3萬億元。頭部企業(yè)若聚焦單個城市,大規(guī)模投放無人駕駛出租車,盈利時間有望提前至2024年。
傳統(tǒng)車企錯失轉型新能源車賽道的最好時機,若能抓住這一萬億市場,或能打一場翻身仗。
來源:新財富雜志(ID:xcfplus)
作者:鮑有斌
01
市場規(guī)模超萬億元,2026年或迎盈虧拐點
綠燈狀態(tài)下停滯不前,轉彎時不動,還被垃圾袋“逼?!薄@個夏天,被武漢市民各種吐槽的蘿卜快跑,帶火了無人駕駛出租車(Robotaxi)。
這是一個萬億量級的市場。據太平洋證券預計,2030年,中國Robotaxi市場規(guī)模有望達到2.93萬億元。而中金公司預測,到2030年,Robotaxi全球市場空間將超過2萬億美元。
要實現這一規(guī)模,Robotaxi行業(yè)首先要過的一關,即是通過種子用戶培育,推動商業(yè)運營成本下降到盈虧平衡點。
和多數互聯網新模式一樣,Robotaxi運營商在早期也需要通過補貼積累種子用戶。
在武漢,蘿卜快跑起步價為15—16元,里程費為2.4—3.5元/公里;滴滴快車的起步價為10—12元,里程費為1.75—2.3元/公里;出租車起步價10—14元,里程費為2.5—3.5元/公里。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,蘿卜快跑無論起步價還是里程費,和滴滴、傳統(tǒng)出租車相比,都沒有優(yōu)勢,且因為“行駛風格保守不懂變通”,相同路程下的平均耗時也更多。
當前,用戶選擇蘿卜快跑,主要因為便宜、好奇、拍視頻發(fā)抖音或快手。根據武漢、上海、北京和廣州等地消費者曬單反饋,坐一程Robotaxi,各種優(yōu)惠疊加下來,10公里可以低至7元甚至2—3元。
根據弗若斯特·沙利文評估,傳統(tǒng)出租車成本主要是固定費用、簽約費用、折舊費和運營費用,2019年每公里成本是1.7元,2023年增加至1.8元,2030年將增長至2.4元,呈緩慢增加態(tài)勢。人工成本的通脹,決定了這一走勢。
而Robotaxi則可持續(xù)降本。其費用主要由昂貴硬件、軟件、安全員和安全冗余帶來,早期僅激光雷達就占硬件開支的50%以上。但目前,激光雷達成本已大幅下降,這一變化主要得益于更廣泛采用半固態(tài)或固態(tài)激光雷達技術,這些技術相比傳統(tǒng)的機械式激光雷達,在成本、體積和生產一致性方面都有顯著優(yōu)勢。在激光雷達加速“裝車”的規(guī)模經濟效應下,預計該主要成本還將繼續(xù)下降(圖1)。
圖1:2019年至2030年有人駕駛出租車/網約車及Robotaxi每公里成本變化
數據來源:如祺招股書、弗若斯特?沙利文
2019年,Robotaxi每公里成本還高達23.3元,2023年已大幅降至4.5元,2026年預計只要2.1元,和傳統(tǒng)出租車、網約車服務的成本形成黃金交叉。
黃金交叉點的形成,將推動Robotaxi大規(guī)模商業(yè)化,快速釋放市場空間,2027年也將成為行業(yè)關鍵拐點。據弗若斯特·沙利文統(tǒng)計,2023年中國及全球Robotaxi市場規(guī)模分別為1億元、4億元,至2026年將增長至15億元、28億元。2027年則將迎來10倍激增,分別達到221億元、355億元。2030年,Robotaxi將在全球范圍內廣泛采用。
預計至2035年,國內Robotaxi市場規(guī)模有望超過1.6萬億元,全球則超過3.2萬億元(圖2)。
圖2:中國及全球Robotaxi市場規(guī)模預測
數據來源:新財富根據如祺招股書、弗若斯特·沙利文整理
02
央地聯動,加速落地
Robotaxi市場要快速發(fā)展,離不開政策支持。2024年6月,工信部、交通部等部門聯合發(fā)布通知,確定首批由9個汽車生產企業(yè)和9個使用主體組成的聯合體,在北京、上海、廣州等7個城市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,試點產品涵蓋乘用車、客車以及貨車三大類,一汽、長安汽車、上汽、廣汽、北汽和比亞迪、蔚來、宇通客車等企業(yè)在列(表1)。
6月,發(fā)改委、商務部等五部門印發(fā)通知,要求穩(wěn)步推進自動駕駛商業(yè)化落地運營,打造高階智能駕駛新場景。7月,工信部、公安部等五部門聯合公布智能網聯汽車“車路云一體化”應用試點城市名單,北京、上海、重慶、深圳、廣州、南京、蘇州、杭州、合肥等20個城市(聯合體)入選。
政策密集出臺,疊加各城市逐漸擴大試點范圍,將推動自動駕駛大規(guī)模落地。
截至2024年3月,北京有29家測試車企獲得在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(qū)道路測試的牌照,自動駕駛測試里程超過2500萬公里。4月,百度和小馬智行14輛無人化乘用車獲準在北京上路測試。上海已有32家企業(yè)、794輛車獲得自動駕駛道路測試、示范應用、示范運營牌照,累計測試里程約2290萬公里,覆蓋浦東新區(qū)、嘉定等行政區(qū)。
至2024年5月,深圳全市累計開放測試示范道路944公里,累計向19家企業(yè)、349輛智能網聯汽車發(fā)放道路測試及示范應用通知書1037張。
2024年7月,廣州累計開放827條自動駕駛測試道路,單向里程約1666公里,15家企業(yè)獲準開展不同級別道路測試和L3/L4高級別測試活動,文遠知行、小馬智行、百度阿波羅、滴滴等自動駕駛企業(yè)或自營,或與廣州公交集團、祺宸科技(廣汽系如祺出行旗下公司)等運營商合作,投入超180臺自動駕駛車輛開展示范運營和商業(yè)化示范應用。
區(qū)域核心城市長沙、杭州、南京等亦在積極推進Robotaxi落地。截至2023年底,武漢全市累計開放測試道路單向里程已突破3379公里,覆蓋12個行政區(qū),輻射面積約3000平方公里,觸達人口超770萬人,開放里程和開放區(qū)域數量全國領先。在這波Robotaxi熱浪中,武漢率先成為最網紅城市,自有底層邏輯。
03
核心城市率先盈利,成為樣本
與武漢的Robotaxi熱浪一起出圈的,是背后的運營商蘿卜快跑,其也有望率先實現盈利。
除了蘿卜快跑,國內主要Robotaxi企業(yè)還包括如祺出行、小馬智行、滴滴、文遠知行等,其中,小馬智行、文遠知行、蘿卜快跑為智駕技術提供商,而如祺出行、滴滴則是出行平臺(表2)。
相對而言,百度的蘿卜快跑業(yè)務實現盈虧平衡或許會更快,這和其大規(guī)模投放市場有關。
百度財報顯示,2024年一季度,蘿卜快跑的自動駕駛訂單約83萬單,同比增長25%。截至2024年4月中旬,蘿卜快跑累計訂單超過600萬單。
在今年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,百度CEO李彥宏稱,第一季度武漢的全無人駕駛(指主副駕均沒有安全員)訂單比例已超55%,并在4月份繼續(xù)上升至70%,預計未來幾個季度將快速上升至100%。
2024年1-4月,武漢巡游出租車客運量完成約6768萬人次,平均每天約55.9萬次。2024年5月,武漢市交通運輸局曾公布,全市日均運營網約車2.94萬輛,單車日均訂單13.2單,每天訂單總量38.81萬單。這意味著,武漢“網約車+出租車”日均訂單量為95萬單。
百度高管對外宣傳,蘿卜快跑在武漢每天單量已經超過武漢全城網約車市場的1%,或在4000單左右,數百輛蘿卜快跑暫時還很難撼動武漢傳統(tǒng)出租車和網約車的市場。
不過,根據計劃,蘿卜快跑2024年將實現武漢全城覆蓋,并投入1000輛第六代量產無人車運營。蘿卜快跑第六代車和第五代相比,整車成本直接下降60%,單價為20.47萬元,營運成本將降低30%,服務成本降低80%,單日成本從533元下降至270元。而蘿卜快跑在武漢市的單日單車峰值已超20單,這意味著,其一,1000輛無人車可提供日均2萬單服務,將占到武漢“網約車+出租車”市場的2%;其二,每單成本將下降到13元,未來隨著投放量增加,單車運營成本將顯著降低,規(guī)模效應或將體現。
蘿卜快跑預計2024年底在武漢可實現盈虧平衡,2025年實現盈利。一個城市能夠盈利,則推廣到其他核心城市,整體盈利也就會很快到來。
04
“整車+出行平臺+Robotaxi”:老牌車企翻身之戰(zhàn)?
當下,人們不免憂慮,無人駕駛出租車越過成本的黃金交叉點后,會對網約車平臺形成巨大沖擊。但實際上,幾乎所有網約車平臺都在積極探索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。而這其中,最為積極的群體,當屬傳統(tǒng)車企設立的出行平臺。
2018年是車企發(fā)展的分水嶺,這一年,車企老大上汽集團的營收達到歷史巔峰,超過9000億元,利潤也創(chuàng)下歷史新高。比亞迪營收雖然超過千億元,但汽車業(yè)務依舊是以燃油車為主,年度營收760億元,超過長安汽車,但比不過長城汽車。2018年末,上汽集團總市值超過3100億元,領先群雄,3家車企的市值超過千億元。
這一年,新能源汽車來到了爆發(fā)的前夜。在這一領域布局較早的車企,尤其以比亞迪為首,一路開掛,至2023年成為最賺錢的車企,利潤超過300億元,總營收和2018年相比增加3.6倍,汽車營收增加5.4倍,總市值增加4.3倍。長城汽車營收增加70%,市值增加3倍。賽力斯抓住和華為深度合作的歷史機遇,2023年還在虧損,2024年上半年預計大規(guī)模盈利,其市值5年增加近6倍,領先同行。
而在新能源汽車賽道慢半拍的傳統(tǒng)車企中,上汽集團營收和利潤雙降,市值腰斬。廣汽集團增收不增利,市值下滑兩成。
在新能源汽車賽道失去先機的傳統(tǒng)車企,除了鉚足勁補齊短板,還在積極布局出行平臺,試水Robotaxi市場,推動盡快商業(yè)化。
7月在港交所掛牌的如祺出行(09680.HK)由廣汽主導,騰訊、廣州公交集團等聯合投資,設立于2019年,后陸續(xù)吸引滴滴、小馬智行等產業(yè)資本,扎根大灣區(qū),放眼全國,跑通商業(yè)模式。
T3出行則由一汽集團、東風集團、長安汽車發(fā)起,聯合騰訊、阿里巴巴等共同投資,成立于2019年4月,有中國網約車“國家隊”之稱,其由南京領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運營。
上汽系下屬的享道出行成立于2018年4月,運營主體為上海賽可出行科技服務有限公司。其前后完成4輪融資,投資者包括尚頎資本、寧德時代、Momenta、高行(天津)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等,2022年8月融資后,估值達10億美元,主要股東是上汽工業(yè)集團,控制超過80%股份。
享道出行深耕長三角城市,在上海市場占有率排第二,并陸續(xù)拓展業(yè)務至西南、華南、華北及東北等地,目前已覆蓋全國近70座城市,預計在2024年下半年開啟10億元的C輪融資,并在2025年遞交上市申請。
傳統(tǒng)車企探索自動駕駛技術在城市場景的應用和創(chuàng)新,旗下出行平臺充當了“試驗田”。
在2024年6月工信部等部委的試點選拔中,廣汽集團以傳祺、埃安為整車主體,以如祺出行為使用主體,順利通過了多輪遴選和答辯,最終從全國十多家申報主體中脫穎而出,獲批進入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。
2021年,如祺出行即開始推動Robotaxi開發(fā)及商業(yè)化,并先后和輕舟智航、文遠知行、小馬智行等展開合作。2022年10月,如祺出行推出傳統(tǒng)網約車與Robotaxi服務混合運營的出行平臺,向大規(guī)模商業(yè)化邁出一大步。
2023年12月,廣汽集團獲得L3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牌照,如祺出行組建了一支搭載廣汽智駕系統(tǒng)的測試車隊,負責開展相關測試,加速推進L3自動駕駛商業(yè)化。
2024年1月,如祺出行取得深圳Robotaxi載人示范應用資質,這是如祺開啟Robotaxi運營的第二座城市。
截至2023年底,如祺出行Robotaxi服務已運營累計超2萬小時,覆蓋545個站點,完成約45萬公里安全試運營里程,共有281輛車輛接入該Robotaxi運營平臺,位居網約車平臺第一,其中35輛由如祺擁有,其余由小馬智行及廣汽等合作方擁有。
據如祺出行招股書披露,其已獲超過5000萬元的Robotaxi技術合約,但公司同時坦陳,目前Robotaxi服務帶來的收入極少。2023年,如祺出行的“其他”收入為200萬元,包括Robotaxi、順風車、營銷和推廣服務等。而200萬元收入僅占如祺出行2023年總收入(21.6億元)的0.1%,Robotaxi離成為業(yè)務支柱還為期尚遠。
2021年12月,上汽集團啟動L4自動駕駛運營平臺——享道Robotaxi,并在上海嘉定落地,實現常態(tài)化運營。享道Robotaxi覆蓋商務通勤、地鐵接駁、休閑娛樂等服務場景,截至2024年8月,已經累計完成超30萬單,用戶滿意度高達98%,總行駛里程超過140萬公里。
在出行市場份額居第二名的T3出行則聯手中國電信,共同打造國內出行行業(yè)首個生態(tài)大模型——阡陌,探索人工智能在出行行業(yè)的落地應用。據介紹,阡陌大模型已應用于司乘服務、智能調度、出行保障三個場景。T3出行CEO崔大勇更坦陳,T3成立時,目標就不是網約車,而是自動駕駛時期的核心運營商。其背靠多家央企,得到資源扶持,抓住時機發(fā)力,前景不容小視。
相對百度蘿卜快跑和小馬智行等Robotaxi產業(yè)鏈上游技術提供商,傳統(tǒng)車企處在中游,本有制造優(yōu)勢,布局出行平臺觸達用戶,得以積累海量的人、車、路數據,通過“整車+出行平臺+Robotaxi運營”的協(xié)同優(yōu)勢,或能抓住機會在即將爆發(fā)增長的萬億Robotaxi市場打一場翻身仗。
本文所提及的任何資訊和信息,僅為作者個人觀點表達或對于具體事件的陳述,不構成推薦及投資建議,不代表本社觀點。投資者應自行承擔據此進行投資所產生的風險及后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