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光展銳宣布完成股改推進上市進程 2024年營業(yè)收入145億元
來源:證券時報網作者:阮潤生2025-04-02 19:02

作為新紫光集團旗下芯片平臺,紫光展銳上市進展再獲進展。

公司官網最新顯示,紫光展銳的公司名稱已經由“紫光展銳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”變更為“紫光展銳(上海)科技股份有限公司”。紫光展銳表示,公司股份制改革已全面完成,距離IPO上市的目標更進一步。

多家A股上市公司參與融資

梳理時間軸,2024年下半年,紫光展銳完成近60億元股權融資,并于去年12月底成立股東會;今年3月20日,紫光展銳召開股份公司創(chuàng)立大會;3月31日完成股改工商變更。

截至記者發(fā)稿,國家企業(yè)信用信息公示系統(tǒng)顯示公司名稱尚未更新。工商信息顯示,去年11月與今年1月,紫光展銳注冊資本經歷兩輪增加,最新至553191.72萬元。

去年9月,紫光展銳耗時一年多的股權融資宣布圓滿完成,40億股權融資資金已經全部到賬,融資將主要用于核心項目的研發(fā),以及解決運營中的一些資金問題,以進一步提升公司創(chuàng)新能力和綜合研發(fā)實力。紫光展銳董事長馬道杰表示,該輪股權融資落地將為公司日常經營發(fā)展以及IPO等諸多關鍵事項注入新動能。

參考股東變更信息,該輪融資主要參與方為金融平臺、北京與上海地方國資、券商投行、社會資本等,合計持股6.646%。

隨后去年11月,紫光展銳在公司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宣布,在此前40億元股權融資的基礎上,公司將再完成近20億元股權增資,增資方系紫光展銳創(chuàng)始人、董事、首席戰(zhàn)略顧問陳大同旗下的元禾璞華。本輪增資將用于對5G、衛(wèi)星通信、汽車電子、智能 穿戴芯片等新產品的開發(fā)、迭代,以及對創(chuàng)新技術的探索、研發(fā),吸引更多技術型人才加盟。

持股統(tǒng)計顯示,蘇州璞華銳芯投資合伙企業(yè)(有限合伙)、蘇州璞華吉芯投資合伙企業(yè)(有限合伙)和蘇州璞華荃芯投資合伙企業(yè)(有限合伙)合計持股2.69%;股權穿透后,多家A股上市公司參與間接持股,包括兆易創(chuàng)新、帝奧微、南芯科技,以及彤程新材、慧智微、長電科技等。

去年融資完成后,大股東展銳投資持股約32.22%,大基金一期、大基金二期持股比例約為12.76%和3.42%,英特爾持股約10.85%。

不過,此前陷入糾紛的紫光展銳原員工代持平臺所持股份仍在凍結。此前2023年7月紫光集團曾回應,將通過法律途徑合法收回股權,并重啟員工股權激勵計劃。

紫光展銳方面最新表示,目前社會各界普遍看好展銳的價值,未來公司增值與上升空間仍舊很大,在資本市場鼓勵硬科技企業(yè)上市的背景下,迎來了上市的最佳機會;公司全體股東齊心協(xié)力,支持融資、股改、上市發(fā)展大局。據(jù)介紹,2023年6月,馬道杰加盟紫光展銳,擔任董事長,積極推進展銳上市進程。公司已設立上市工作小組,統(tǒng)籌推進股權融資、股東會設立、股份制改造、股權激勵、輔導申報等各項工作。

市場份額持續(xù)提升

紫光展銳為中國內地唯一基帶芯片廠商,由展迅、銳迪科兩家芯片公司合并而來。在5G領域,紫光展銳是全球公開市場3家5G芯片企業(yè)之一。

據(jù)記者獲悉,2024年紫光展銳營業(yè)收入實現(xiàn)145億元,同比增長約11%,創(chuàng)歷史新高。

近年來紫光展銳營業(yè)收入基本穩(wěn)步增長,2021年營收收入同比增長78%,達到117億元;2022年實現(xiàn)營業(yè)收入達140億元,增長約20%;2023年營收突破130億元。

紫光展銳介紹,2024年全年芯片出貨突破16億顆,去年展銳5G銷量也創(chuàng)新高,同比增長82%。目前搭載展銳5G芯片的100多款智能終端已進入歐洲、拉美、東南亞、南亞等市場。

截至2025年3月,紫光展銳已經累計在全球116個國家實施了5G場測,5G手機規(guī)模出貨至85個國家,通過了56家運營商認證。在技術創(chuàng)新方面,紫光展銳第三代5G通信技術平臺實現(xiàn)架構創(chuàng)新,同規(guī)格下通信IP面積下降40%,通信性能顯著提升。

另據(jù)媒體報道,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AP/SoC市場研究報告顯示,紫光展銳出貨量份額提升至14%,排名全球第四。報告指出,紫光展銳的LTE芯片在多家領先廠商中獲得設計采用,憑借LTE產品組合的推動,其繼續(xù)在低端市場擴大份額,從而帶動了整體出貨量份額的增長。

在今年MWC(世界移動通信大會)期間,紫光展銳正式對外發(fā)布最新一代5G SoC T8300,搭載該芯片的努比亞最新款手機已全球發(fā)售。

責任編輯: 康殷
聲明: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、準確,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,據(jù)此操作風險自擔
下載“證券時報”官方APP,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,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(tài),洞察政策信息,把握財富機會。
網友評論
登錄后可以發(fā)言
發(fā)送
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
暫無評論
為你推薦
時報熱榜
換一換
    熱點視頻
    換一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