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市盈率能保護投資者嗎?
來源:證券時報網作者:熊德志2023-06-17 04:00

熊德志

投資者不同的投資風格偏好,衍生出不同的投資方式。在當前市場情況下,左側的價值投資是好機會嗎?

任何時候結構性機會都是存在的,但低PE(市盈率)并不構成買入的理由。因為低PE肯定有低PE的風險,甚至麻煩一大堆。按照美國投資大師芒格的邏輯,投資者應該避開麻煩。某種程度上,低市盈率并不能保護投資者。

前兩個月,外資流出A股(近期流出已有緩和跡象),因其投資邏輯是基于中國經濟成長放緩。一旦宏觀經濟數據發(fā)生變化,發(fā)現(xiàn)今年的數據與預期不符,那么就嚴格按照投資紀律,采取既定的風險管理措施。同時,因為擔心個股出現(xiàn)殺估值-殺業(yè)績-殺邏輯,這樣的螺旋型下跌,所以不會在左側貿然加倉。于是乎,許多資金開始觀望,等待市場趨勢明朗,如美聯(lián)儲降息,中國出臺超預期政策刺激,這時再買入不遲。

一言以蔽之,低PE并不構成其買入的單一理由。

從周期出發(fā),低PE的市場環(huán)境確實會帶來較好的左側布局機會,但這要考驗投資者的認知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。并且要有充分的準備和預期,投資者可能面臨承受很高的試錯成本、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。

在極端行情下,須考慮長期低迷的市場是否會令信心崩潰,能否承受下跌50%的波動。

竊以為,低PE未必就是價值投資,而價值投資也未必能保護投資者,否則現(xiàn)在港股市場的內房股都是機會。

最重要的還是看投資者的研究能力及投資預期和目標。首先,須考慮投資周期有多長;其次,則是買入的理由,是基于對市場和政策的憧憬,還是對公司和行業(yè)的預期,是否有足夠的值博率等,這是重要的問題。

作為個人投資者,須明確自己的能力邊界,個人沒有辦法什么行業(yè)都覆蓋,因為這很難做到。作為個人投資者,就做自己熟悉的領域,然后確立自己的風格和體系,了解自己策略的優(yōu)點和缺點,并不斷地優(yōu)化和迭代。同時,根據自己的財務狀況、投資目標等情況,確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,選擇合適的投資品種和持倉比例;在投資時設置止損點,當資產價格下跌到一定程度時賣出,以避免資產價格繼續(xù)下跌造成更大的損失;并根據市場情況和自己的投資目標及風險承受能力,調整投資品種和投資比例,以降低風險;在市場波動較大時,應保持冷靜,避免過度交易及因市場情緒波動而造成的投資損失,從而避免被“割韭菜”。

投資者最好能夠了解周期、產業(yè)、行業(yè)和公司基本面的變化,避免拍腦袋做決策?,F(xiàn)實中,人們買一件商品往往貨比三家,但投資交易時,可能一聽到消息就買入了。這好比是蒙著眼睛在高速公路上開車,其后果不言而喻。如果投資是如此容易,輕輕松松都能賺到錢,那投資就沒有任何價值和意義了。

因此,投資者要構建自己的體系,找到熟悉的行業(yè),去做一些深入研究,最好是讓自己成為相關行業(yè)的專家,并朝這個方面努力,那么投資的勝算和概率就會大很多。

(作者系香港金融從業(yè)者)

聲明: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、準確,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,據此操作風險自擔
下載“證券時報”官方APP,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,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(tài),洞察政策信息,把握財富機會。
網友評論
登錄后可以發(fā)言
發(fā)送
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
暫無評論
為你推薦
時報熱榜
換一換
    熱點視頻
    換一換